您现在的位置:湖州红十字心理健康在线>> 心理知识>> 心理生活>>正文内容

你确定你是善良,不是有病?

今天看到这么一句话:要不你就傻点,要不就坏的纯粹点,别不干不净拖泥带水的。再次确认一下我的人生观,就是这样:善良、热情、真诚……

短短的几十个字,却将非黑即白的人生观诠释得很清晰。大多数发展良好的成年人都知道,人世间的事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对与错,而世间的人更很难用纯粹的好与坏,善良与邪恶归类。人性之复杂,岂能被简单粗暴的标识为好与坏,善于恶,更谈不上纯粹。看看公众平台推送文章的标题就知道:《善良无须考核》,《再聪明也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善良是最好的引路标》……不得不承认,有太多的“成年人”仍然用着小孩子的二分法,将世界和他人一分为二。

从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的视角来看,什么样的人会倾向于用二分法来应对自己与世界及他人的关系呢?

根据客体关系心理学家梅兰妮·克莱因(Klein)的理论,婴儿的客体关系发展包括两个状态,被称为“心位”(positions):偏执-分裂心位(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与抑郁心位(depressive position)在出生的头几个月,婴儿处在偏执-分裂心位,婴儿心里妈妈的形象是通过妈妈的表现内射而产生的。当妈妈及时将乳房送到婴儿嘴边,婴儿就会体验到满足,并将满足自己需要的妈妈视为好妈妈;而当妈妈由于一些原因未能及时满足婴儿的需要,造成了婴儿内部的不适体验,如被剥夺感,这时,妈妈就被视为坏妈妈。处在偏执-分裂位置的婴儿只能够感知部分的妈妈,也就是,妈妈要不是好的,要不是坏的,这时的婴儿是无法知道好和坏都是妈妈的。偏执——分裂心位可以被看做是婴儿的一种应对方式,因为用单纯的好与坏去面对世界,对于大脑尚未发展成熟的她们,更容易处理内心面对复杂世界带来的焦虑。如果发展顺利,好妈妈和坏妈妈就会在婴儿心里汇合,形成一个好坏参半但却更加完整的妈妈的形象,过渡到抑郁心位。之所以叫抑郁心位,是因为在此阶段,当好和坏妈妈的汇合,婴儿会因自己对于坏妈妈的攻击幻想而感到抑郁,抑郁感也来源于害怕好妈妈被破坏或毁灭。

人的一生都在偏执——分裂位与抑郁位之间摆荡,每个人在人生中的某些时刻都可能短暂的退回到偏执——分裂的位置。正常的情况是,成年人多数时候处于更加成熟的抑郁位,但是当受到一些一下子无法消化的刺激时,也可能退回到偏执——分裂的位置,以更加原始却容易的二分法来应对世界,从而降低焦虑。这是一种退行,也是种防御。心理发展较健康的人,是可以在平静下来的时候回到抑郁的位置,重新看到世界的全貌。但如果将处在偏执——分裂位时所用的非好即坏的二分法变成了一种常态,甚至成为了一个稳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那可能反映了心理发展的受阻,仍然沿用婴儿时期对于世界的应对方式,而未能发展出更加成熟的方式。

很明显,习惯以“善良”“邪恶”“好”“坏”来划分世界与他人的人,就处在偏执-分裂位置上,只能够感知部分的他人,而无法看到他人的全部,看到人性的复杂,看到好坏参半的世界。他们将带给自己挫折体验的人视为“坏人”,就如同小婴儿将给自己带来受挫体验的妈妈视为坏妈妈。他们觉得他人是故意对自己不好,要害自己,内心充斥着被迫害的焦虑。所以他们希望他人是善良的,无害的,失去正常攻击性的,不会来伤害自己的。不幸的是,这种对于他人的呼唤并不会为他们带来安全感,因为被迫害焦虑与朝向坏客体的攻击幻想是相关联的。退回到偏执——分裂位置的人觉得被他们感知为“坏”的人是不应该存在的,是应该被攻击和毁灭的,好的应该存在,坏的应该毁灭。潜意识中的这种朝向坏客体的攻击幻想增加了内部的迫害焦虑,让他们更加担心自身的存在。

克莱因指出,精神分析的目标之一便是促成从偏执-分裂位向抑郁位的发展,并最终修通偏执——分裂位的迫害焦虑,与抑郁位的忧郁焦虑。每个人的人性中都有善的部分,也都有恶的部分,而最多的还是无法明确区分善恶的灰色地带。将“善良”挂在嘴边,看似充满了正义,但背后却隐藏着早期原始心理发展水平下极度幼稚不成熟的人格特征,这样的人要想在人格上有所发展,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被分析治疗的路途。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