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湖州红十字心理健康在线>> 心理服务>> 心理案例>>正文内容

1博爱高墙·个案点评·心眼

 

 

我们分监区有一名服刑人员,能歌善舞,会写会做,在同犯眼里属于“才子”的那种。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子”,在改造中屡屡受挫,十余年来,成绩没获得,处罚倒背了一身。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心胸狭窄而又敏感多疑造成的。

他叫小明(化名),出生在江西万年县的一个小山村,今年35岁。小明从小天资聪明,深得父母和邻里的喜爱,由于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从小自以为是目空一切的性格。

小明高中毕业后未能考上大学,回到了家乡,失意消沉了一段时间。周围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碰上一个写信、写对联什么的,免不了找他帮忙,小明的虚荣心又一次抬头,自我感觉好了起来。他看中了村里漂亮的孙小梅,父母知道他的心事后,就找人帮忙促成了此事。他们没有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就按照农村的习俗举办了婚礼。婚后,小俩口恩恩爱爱地过了几年,生活趋于平淡。然而对于一个读了十余年书的小明,就这样在家务农心不甘情不愿,同妻子一商量,决定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小明夫妻俩来到浙江宁波,在服装厂找了份工作。沿海的发达经济让小明开了眼界,看着别人灯红酒绿有滋有味的生活,而自己囊中羞涩自惭形秽,漂亮的妻子还能不能同自己一起过清苦的日子,以前对自己是信心十足,认为妻子对自己肯定能死心踏地,而现在感觉不到自己的优越感了。小明非常后悔把妻子一起带出来打工,每当妻子与其他男人多讲几句话,他都会很不高兴,给妻子脸色看。对于小明的无理取闹,他的妻子虽然很生气,但又无可奈何,也只能劝小明不要多心眼。有一天,小明看到妻子与同厂林某在聊天,觉得很不对劲,怀疑林某对妻子有意思,越想越生气,于是失去了理智,疯狂地将林某刺倒在血泊中,幸好抢救及时,没有酿成生命的悲剧。

小明带着十五年的刑期投到省四监改造。刚开始改造还挺好,喜欢写点什么,集体活动也能积极参与。可惜好景不长,小明就开始心浮气躁起来,常在同犯面前说起改造的烦恼事,说某某人老是盯牢他,在警官面前造他的“遥”,坏他的“水”;某某人有钱看不起他,在他面前摆阔……有一次,集体洗漱,某犯沐淋浴水溅到小明的身上,小明借此发了几句牢骚,说某人是故意这样的,并且说了一些不利改造的话,后来被警官请进了办公室,可惜事情并未得到平息,他左思右想,肯定是某人打了他的报告,说别人只会放“冷枪”,从此小明对此人耿耿于怀,总是有意地针对他,终于暴发互殴事件,受到了禁闭的处罚。

小明的心眼狭小敏感多疑,引起分监区警官的重视,多次对他进行开导教育。小明认识到这点的危害,但总是无法控制自己。别人一挑眼,就觉得人家鄙视他;别人一低语,就觉得人家说他的坏话;别人吃点好点的食品,他就觉得人家在他面前摆阔,讥讽他没钱。别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他都要琢磨一番,看是不是针对自己,总是将别人的无心之语套到自己身上对号入座,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正常改造。为此他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改造十余年来,小明因为多疑而发生的争吵和打架不计其数,禁闭过,严管过,小打小闹的扣分处罚不下二十余次。其实小明心理也很着急,尤其看到他刑期一样同期改造的犯早就新生了,他也很想让自己的心胸开阔起来,消除多疑敏感的扭曲心理,可是一旦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故态复萌,生活在矛盾之中。

    省四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

看完《心眼》,让我想起了“才多人变怪”。作者对小明的成长背景、内心剖析、异常言行等方面描述的很具体、很准确。确实,小明的心胸狭窄、敏感多疑已经异与常人。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针对小明的言行,我在精神医学和心理学方面进行了思考。

早在17世纪英国哲学家J.洛克就是提出了“白板说”。他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和作者一样,我也相信小明的性格养成与他的成长经历、家庭教育密切相关。中国也有类似的古话,比如“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是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它和遗传和儿时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其实,性格并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在我们国家,外向的人往往被社会舆论所接纳,而内向的人则被排斥。这是因为外向占主导,社会环境不成熟的原因导致的。我这里做一个科普:首先,性格本身是无需改变的。比如,正是因为敏感、多疑成就了很多文学家、哲学家。其次,性格的改变虽然难,但并不是不可能的。

因为小明的性格,通过作者的描述,我发现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比如到宁波打工后不能适应经济上的差距,导致了自卑,因为自卑导致了多疑和嫉妒,因为嫉妒导致了愤怒和冲动,因为冲动导致了服刑。这是第一圈。服刑后又开始了不适应,又出现了自卑、多疑,继而出现猜忌、愤怒、冲动、打架,最后严管、禁闭。这是第二圈。既然是一个循环,那打破它的方式就很多。就好比你手中有一把刀,你完全可以选择砍断这个恶意循环的怪圈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比如提高适应能力,比如恢复自信,比如控制愤怒等等。

另外,我还对小明的问题做了一个精神科学的甄别。其实小明的言行是基本符合精神疾病的“关系妄想”症状的。妄想是精神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是指患者整天多疑多虑,胡乱推理和判断,思维发生障碍。关系妄想是指患者坚信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和一些本来与他不相干的事物,都与他有关系。别人的谈话、报纸上的文章和消息是针对他而发的;别的人咳嗽、吐痰是表示轻视他等。关系妄想的内容多数对患者不利,常发生于被害妄想之前或与之同时发生。我无法从个案中看到小明是否进行过精神疾病的鉴定,也无法确定是否还存在被害妄想等其它精神科的症状。我想必要时去医院进行精神科的检查是需要的。不过,如果仅从个案中提及的情况来看,结合他既往的性格特征基本上是可以排除严重精神疾病的。因为至少小明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也很着急地希望让自己心胸开阔起来,希望尽早消除这一扭曲心理。精神医学上把这叫做自知力,是严重精神疾患诊断的否定标准。这在心理学上也称之为求治欲望,是心理咨询效果的前提保障。

前面我针对小明的问题做了一些必要的分析和解释,也基本上做了一个定性的诊断。依据文中很有限的资源,我暂时将小明的异常言行归纳到偏执型人格。其实偏执型人格在监内十分常见。主要特点是敏感多疑,固执,过度强烈的心理防御,心胸狭窄,好嫉妒,自我评价过高同时自卑,拒绝接受任何批评,诡辩,心理上经常有不安全感,不愉快感,对他人中性或善意的言行采取敌视或蔑视的态度,人际关系严重障碍,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不相信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强。

因为小明的问题停留在人格层面,所以改变一定是艰难的。因为他生活在矛盾之中,因为他有改变的欲望,所以针对他的问题的心理辅导又是必要的,有意义的。

我想小明或者有类似问题的人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

首先,正如前面提到的,性格并没有好坏之分,开发自己的优点,悦纳自己很重要。在童年或青少年的时候小明的人格并没有改变。因为对打工环境或监禁环境的不适应从而不慎落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从而导致人格的改变是可以理解的。随着境遇的改变或怪圈的打破,人格是有可能恢复的。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如果小明在宁波打工的时候选择退缩与回避,当发现落差而开始自卑和多疑的时候选择放弃打工回老家继续务农,是不是情况会不一样。在小明的老家大家会尊敬的认为小明夫妇在沿海打过工的,是见过世面的。那小明接下来的嫉妒、愤怒、冲动和服刑是不是就没有了发生的可能。当然这是一种消极的阻碍恶性循环发生的方法。相反,小明勇敢地选择了坚持与直面,虽然最终的处理方式违背了法律也过于极端,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他勇于面对和担当的评价。凡事有利有弊,要善于从积极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乐观的处世。每件事的发生必有其目的,也必有利处。小明的变化表面上呈现出病态,但一定也会有正向的方面。换个角度去思考,正确的正向的评价自己和他人将会是一生都受用的技能。经历了打工落差、服刑入监、严管禁闭等一系列适应不良之后,在下一个适应不良到来的时候,相信相比常人小明会对可能出现的恶性循环,有更多的警惕和防范。这样的适应不良还会有很多,比如刑释后生活的压力、舆论的压力,婚姻家庭问题等等。

其次,寻求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接受并积极配合系统的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咨询师一起制定和达成减少冲突、打破怪圈的恰如其分的咨询目标。从而习得和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 摒弃不良习惯 目前,我省所有监狱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小明所在监狱也有几位业内知名的咨询师。小明可以主动向所在监区心理辅导站或管教民警申请预约。这里说的主动、积极很重要,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我们有时会对环境中的刺激自动地做出反应,有时会受制于本能,但我们有自由意志,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目的和行动方向。咨询师相信,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我想小明的现状不过是自身体验被闭塞、被压抑,自身体验的一致性丧失才导致了冲突,才削弱或阻碍他自身的成长潜力,才出现了适应困难和人格改变。通过和心理咨询师的合作与沟通,积极主动地创造一个良好的改造和人际交往的环境,自身的成长潜力会更多更清晰起来,适应不良和人格改变也一定会得到改善。

另外,学会自我调节也很关键。心理学的很多学派也始终强调个案本人是自身问题的专家。可以对同样的一件事情,反复尝试用不同的心态和角度去思考和面对。也可以试着多与周边的人沟通交流,适当的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做一些有氧运动等等。相信最终的改善通常来自一系列微小的进步。任何微小的开步都可能是良性循环圆圈的开始。同时,在努力改变和自我调节的过程中 遇到挫折需要及时寻求咨询师的疏导 如果出现异常应激和情绪反应是可以寻求医院精神科医师的少量药物帮助的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人格改变或人格障碍的治疗并不容易 预后也欠佳。很多人格特征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形成并固着下来了。所以一个敢于去尝试改变自身人格中弱点的人是值得所有人尊重的。

 

                                    国家心理治疗师 史金芳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