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湖州红十字心理健康在线>> 心理服务>> 心理案例>>正文内容

5博爱高墙·个案点评·一个生不如死的人

 

一个生不如死的人

●省一监

阿新(化名),1977年出生在四川绵阳市一个农民家里,兄弟姐妹五个,上有一个哥哥,二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尽管家境贫寒,由于他是兄弟姐妹中最聪明的一个,父母还是让他读书到高中毕业。据他自己回忆,自己在中学读书期间学习成绩较好,有几个关系特别好的同学,经常在假期一起出去做一些小工,为自己赚点零用钱。

19947月他高中毕业参加高考,因2分之差落榜。在那几个好同学的邀请下,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他们先去成都找工作,觉得工作难找,工资又不高,半年后就几个人一起去了深圳。到了深圳,他凭着聪明的脑袋,很快就找到了一份较为理想的工作。正当他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时候,199510月的一个周末,他和几个同学相约酒吧消遣,一位同学与一名不认识的人发生了口角,不久对方就叫来几个帮手,借着酒性对阿新的同学大打出手。眼看着自己的同学被他人殴打,他冲上前去三拳两腿就把对方二人打成重伤。事后他主动投案自首,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该犯无期徒刑。在监狱服刑期间,该犯积极改造,遵守监规,劳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多次受到减刑奖励,2009年的5月被提前释放。

服刑十几年回到家里的阿新发现,这些年家里的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父母在2008年的地震中一起遇难,哥哥因为一条腿骨折没有及时得到治疗成了一名残疾人,二个姐姐都已嫁人,弟弟也已成家,他们生活都过得比较艰难。他找到当地政府帮忙,政府也只能让他投靠兄弟姐妹,然后给了他几千元的安置费。在姐姐家住了几个月以后,阿新觉得自己不能这样在姐姐家长期过下去,他想起了一起服刑的一名狱友,就再次告别亲人去了深圳。

狱友相见,对方非常热情地招待了他,问阿新是否愿意留下来和他一起干。考虑了一阵子,他答应和这位狱友邀请。狱友告诉他,工作很简单,每周跟一辆浙江温州的大客车去一趟温州,将车上带的一点货物交给温州接货的老板就可以。每个月工资一万元,路上的费用可以报销。阿新知道自己要押送的是什么货物,知道一旦被查可能要掉脑袋,但金钱的诱惑让他忘记了监狱民警对他十几年的教育,也让他彻底放弃了做人的道德底线。

2010年春节前的一天,正当他将货物交给温州老板时,几名便衣警察出现在他的眼前,警察从货物中查获海洛因一千克,他很快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货是自己去境外搞来的,与其他人无关。他认为狱友对他这么好,在这个时候不能出卖狱友。201011月他和那位老板一审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他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害怕去死,希望死刑在复核阶段能够改判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在等待死刑复核的时间里,他精神状态很差,经常失眠,有的时候还会在半夜里莫名其妙地喊叫“冤枉”。管教民警看他这样子就找他谈心,让他要面对现实,建议他给自己死刑找找理由。就这样,他按照看守所民警的建议每天给自己死刑找理由,不知不觉真的认为自己该死。

案卷报到最高人民法院,经审理,最高人民法院认为该案尚有不明之处,因此,对于他的死刑复核没有批准,案子被发回重审。经过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终于查到了真正的毒枭。2012年的11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将阿新改判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限制减刑。2013128,当阿新被押送到浙江省的某监狱时,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告诉警官:“我现在是生不如死”。因为在看守所的两年时间里他不停地给自己找死的理由,认为自己只有死路一条,现在一下子说自己可以不死了,而且还要在监狱里再生活二三十年,他不知道怎么去说服自己,觉得真的找不到活着的理由。为此,阿新觉得自己现在非常痛苦,晚上睡不好觉,白天学习训练整个脑子里都是监狱外面的事情。现在人在监狱里,灵魂却好像不在监狱,觉得像自己这样活着没有一点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

通篇读来,感触良多,思维上甚至还有些奔逸。当“天灾人祸”真切的发生在眼前,发生在个案中阿新身上的时侯,除了感触,我内心中那份“助人自助”的情结也油然而生。我十分乐意也会尽力去做这一次点评。

个案的标题是“一个生不如死的人”,我原以为会是一位患了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服刑人员在诉说他的症状,不想却看到了一个有“生不如死”经历的个案,而且表面上看这种“生不如死”似乎有理有节。2分之差不仅丧失了一个大学梦,也连锁影响了阿新的一生。一时意气和冲动,从而被判处了无期徒刑。因为汶川地震和金钱诱惑,又被判处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限制减刑。因为惯性于“死”的理由和找不到“生”的意义,所以觉得生不如死。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中有一个ABC理论。他认为A是诱发事件,B是对事件的看法,C是事件后的情绪和行为反应。A并不是C的直接原因,而是B。当我们的心理产生困惑或疾患的时候,往往因为B是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和观念。高考落榜两分,然后通过复读重圆大学梦的人数不胜数。没有大学学历,但却有精彩的人生人也数不胜数。阿新苦苦寻找二年的各种死的理由,相信多半也都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当这种不合理信念成为一种习惯并充斥在头脑里的时候,再重新去寻找合理的信息,再去和不合理的信息辩论和斗争也就真的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真得会出现痛苦、失眠和灵魂的游离。好在我从个案中看到了求治欲望,看到了阿新对自身问题清晰地表述,这足以区别于抑郁症,区别于精神疾患,这更让我看到了寻找合理信息、丢弃不合理信息的可能性,也让点评有了帮助的可能。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结果,所以也一样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或学习来纠正。二年的寻找让阿新习得并内化了很多死亡的理由,所以只要不去恪守以前的信念,通过行为训练,尝试寻找和学习新的合理信念,阿新一样也得到改变。行为主义认为如果某一行为反复得到奖励,它就会频繁重复,就象这二年里阿新每每寻找到死的理由,都会倍感珍惜和安慰,于是这种寻找得到了反复和强化。同理,如果某一行为若受到惩罚,这一行为就不会频繁发生,以致逐渐消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阿新当下的“生不如死”也是有益处的,因为这就象一个惩罚,导致了阿新不再反复去寻找死的理由。当然,要说服自己去否认自己的既往理念,去否定自己,肯定是一件痛苦和回避的事情。这也是阿新当下痛苦、失眠和灵魂游离的原因。好在因为限制减刑的原因,阿新有了大量的时间可以去面对、去调整、去学习、去纠正。好在阿新已经能够清晰的预感到如果不去改变和纠正,那今后的改造生活会是怎样的悲凉。好在阿新已经在通过咨询和沟通的方式在学习新的行为和了解它们的结果,尝试得到新的强化。可见即使是“生不如死”和限制减刑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我们用“生不如死”来比喻心里极度难过、伤心、绝望,活着比死更难过。但个案中我还是不难发现很多求生的本能。不然怎么会在梦中有那么多“莫名其妙地喊叫冤枉”呢?说到本能和梦,我提一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将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如同冰山,永远在水上的部分是意识,永远在水下的部分是潜意识,而时上时下的部分称为前意识。本能就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里,平时我们意识不到,但它可以通过梦来伪装呈现。弗洛伊德在《超越快乐原则》一书中称,狭义的本能就是指性本能,而广义的本能包括生本能和死本能。简单的说,那些令人愉快的感觉来自于人的生本能,那些令人不快的感觉来自于人的死本能。生本能表现为生存的、发展的和爱欲的本能力量,死本能表现为破坏性、攻击性与自毁性的本能力量。就好象我们的内心里永远住着天使和魔鬼。当阿新发现自己确实有错误的时候,魔鬼就出来否定他存在的意义,把他指向毁灭;当阿新为狱友顶罪的时候,天使就出来肯定他的生命力,把他带向生。阿新可以做的是坐下来和魔鬼沟通,向魔鬼展示他的内心,用生本能去拥抱死本能。

人本主义的咨客中心疗法认为,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这不仅强调了我们的生本能,更强调了我们有自由意志,强调我们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目的和行动方向。只是我们不可能总是协调好天使和魔鬼的关系,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任,这会让我们的自身体验闭塞、压抑或冲突,让我们的成长潜力受到削弱或阻碍。这一点上来看,司法部有关降低重新犯罪率的首要标准的落实,是需要关注服刑人员生本能的唤醒和自身体验的畅通的。这一点上来看,阿新的再次服刑可能和监狱民警十几年的教育关联并不大,因为面对汶川地震和环境巨变确实可能会传染死本能,阻碍阿新的自身体验。

5.12的时候我负责心理学会危机干预小分队的招募、派遣和后勤工作,一直很遗憾未能到达灾区现场。但是即便是在后方,那份震憾与感触时隔至今还是记忆犹新。读到阿新父母遇难、兄长受伤,那些场景又历历在目。无力、无奈、感动、感恩……我不清楚触动了多少生本能和死本能,但我记得更多的那些救援、募捐和感人的天使。我不清楚也似乎无法体会阿新感触到什么,但我明白这与他的再次去深圳,甚至运送毒品一定不无关系。突然希望今天的点评能够让阿新重新记起那些对生命尊重的片断,记起那些感恩和天使,也好弥补我内心的一些遗憾。

个案的最后我看到了省第一监狱编辑整理的落款,这突然让我放心了不少。省一监是浙江省心理矫治界的北斗和旗帜,心理咨询能力也早有耳闻,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记得前几年到省一监参加过焦点治疗的高级培训班,听到一个“国王与宰相的故事”的故事,分享如下:

一个国王与宰相在商议事情。适逢天下大雨,国王问:“宰相啊,你说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啊?” 宰相说:“好事!陛下正好可微服私访。”又有一天,天大旱,国王又问:“宰相啊!你说大旱是好事,还是坏事啊?”宰相说:“好事!陛下正好可微服私访。”又有一天,国王吃水果时不小心切掉了小拇指,又问:“宰相啊!你说这又是好事,还是坏事啊?”宰相说:“好事!”立时,国王大怒,将宰相关入地牢,自己独自去打猎了。结果不想误中土人陷阱被捉,好在因为不是全人(缺手指),免去被吃掉的厄运。这时,死里逃生的国王才回想起宰相的好,赶紧回宫将宰相从地牢放出来,又问宰相:“我把你关在地牢里好不好啊?”宰相又答:“好!好极了!要不是陛下将微臣关在地牢,微臣恐怕就陪陛下打猎被捉,被土人吃掉了!

所以阿新不妨找找“生不如死”的正向功能,限制减刑并不是不能减刑,即便是也一定能找到。相信阿新会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

 

                                浙江省长湖监狱心理治疗师 史金芳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